Jan 31, 2009
古道新行的「開天籟」異象- Catalites Vision by Sue Han
夙昔典範在普林斯頓-
愛因斯坦描述普林斯頓這小鎮說:“一座古雅有禮的鎮落!”(A quaint and ceremonious village ). 的確,一步一風景,走在大街小弄裏,有許多異趣橫生的小店鋪,可逛逛;有各式美食佳肴,可嚐嚐;有卡內基湖水的流潺,何妨上一葉扁舟,可泛泛;有古樹盎然、莊穆典雅的普大校園,可走走.然而,不妨放慢腳步,這兒有的是歷史文化悠長,值得深究深究.
不妨想像:
愛因斯坦曾在 Palm Square 的椅子或草地上思考過他的相對論了嗎?
昔日幾位正值黃金年少的總統大人:James Madison、Tomas Woodrow Wilson、John Kennedy在那個餐桌或教室裏曾逸興風發, 正展現他們剛萌芽的政治才華?
北美第一次大覺醒 (The First Great Awakening)的啟動者,任職過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僅一個多月的Jonathan Edwards , 可曾在巍峨校園裏某個角落思考過教育和神學的難題?
許多位學術界瑰寶如Eric Eieschaus、Toni Morrison、Eugene O’Nell、Richard Smslley….曾在這小鎮何處踽踽而行,從而孕育出高超的靈感理論,扳得諾貝爾獎的頭釆?
當我們漫步其間,多少學者、名人也正如此走過,可能,我們的一個步伐正踩踏在先哲的足跡上.
這兒,將不斷有許多菁英份子皓首窮經,展露才華,繼續走在政治家、文學家、學術家、神學家的足跡上.
的確,Princeton這個地方是有那麼點不一樣!
然而, 平凡如你我者, 當我們的腳步重疊在他們走過的足跡上,你最想踏上誰的?
我想, 對信仰認真的你我,最想踏是復興家Jonathan Edwards的足屨上吧!
想當年,當JonathaEdwards在北美東岸掀起一片復興的浪潮,在他溫和的宣講裏,聖靈便大大動工,眾人不能自已的哭泣悔改,甚至有人抱住座椅或教堂的柱子,恐悄掉入地獄的深淵,教會充滿無以數計敬畏神的靈魂….
然而當一代復興家在1758年長眠於PricetonCemetery的墓園時,神在這地的復興的工作是否也與他一同深埋於地,只留下古風遺照任我們噓唏、憑弔而已?
我想不是的!
淺嚐復興的滋味-
好多年前, 當公理和莊丹在普大求學期間, 兩家夫婦同時深深感到靈裏的不足, 遂於1994年在學校的宿舍裏定期聚集禱告,渴慕親近神.還記得在他們所帶領的小小學生團契裏,一次就有十多人一起受洗的記錄.彷彿復興的恩典悄悄地臨到Princeton這一小撮的中國學生當中.
他們如此對神的執著熱切吸引當時教會另些人,遂在WesterMinisteryChoireCollage的一個trailer裏約定俗成,每個主日前的清晨七點半於此聚集.往往就只見公理在鋼琴前自彈自唱等候神,尤其在嚴冬冰寒的早晨,為數不多的人姍姍來遲,但不影響神對我們的觀感,每位前往的人都在那小小的教室得著聖靈的洗禮,那時,耶穌果真是眷顧真實地臨到我們當中.
之後,又決定改成在家中:「家的禱告會」(弟兄家門牌號為272,乃簡稱為272禱告會),大家固定在星期六早上相聚一堂,來自不同教會的弟兄姐妹一起唱詩、讚美、敬拜、經歷聖靈的大能與膏抹,間有一些教導和查經,甚至有時人數多達五十幾人,把客廳擠得水洩不通.結束之後大夥歡喜用餐,往往聚會到黃昏,也沒人捨得離開.
然而弟兄姐妹也因畢業或就業陸陸續續離開Princeton , 分散各地而去.
人不在這定點上, 神的工作就不能完成而遭虧損了嗎?
我想不是的!
後浪之來, 滾滾不斷,
拔足更涉, 已非前流-
當第一次大覺醒運動,美國東岸對神的熱情被點燃起來,它超越了個人、小群、區域,烈火燎原各處,足足延燒好一段時期. 它也好像海浪湧來,不時有起浪、然而也有平浪的時候.當浪平之後,後浪又起,追上前浪,一浪總是湧上一浪, 彷彿沒有中歇之時.
神歡喜賜下復興,似乎常是浪浪相隨.
試看北美的歷史,每每浪平有五十到六十年間距,浪起又帶出第二次1800到1830年的第二次祈禱大復興,1880到1900年的第三次威爾斯大復興,和1960到1970年的第四次阿蘇撒街(AzusaStreet)大復興.
而對神火熱、超越自我、追求聖潔;活潑、傳遞、感染、影響是復興的特性與本質.它不但改變了人心,也改變整個社會文化,它塑造了北美追求自由、平等、民主以及獨立勇敢的品格,引發了之後的獨立戰爭、公立教育的設立、許多大學的建成、更解放販奴蓄奴的制度、普世的差傳,使福音可以遠傳亞洲、非洲….
復興,使教會從固守教義和了無生氣的狀況中出來.這些復興家,尤其在聖靈充滿和聖靈恩賜的經歷上奠定了神學基礎,使人看重屬靈與永生的實質和極力追求聖潔的生命.
鍾馬田對復興作出以下的定義:
「復興的精髓就是聖靈同時降臨於一群人,整間教會,好幾間教會,整個地區,或整個國家,也可說是聖靈的造訪。」
復興的不間斷發生在歷史上是顯然易見的,神樂易帶著衪自己的能力,按照衪的時間和定點來造訪、撼動渴慕的生命.
我們無意做復興課題探討的專家,但每個參加過272禱告會的人,不論留在Princeton或分散遠方的弟兄姐妹,相信都淺嚐過那復興的滋味.
假如時光可以倒流,讓分散各處的弟兄姐妹再聚一堂,繼續浸浴在神同在的祝福裏,這該多好!
但我們大可不必緬懷過去,如果Princeton是神定意的定點;如果Princeton像當初的耶路撒冷(我們也曾有過我們的馬可樓和五旬節,不是嗎?);如果有衪屬意的教會;如果其中有祂特意揀選的人;如果一個浪潮過後,祂此刻還願意帶我們乘上另一個浪潮….
神總是樂意在不同時代、地方、大小族群、個人生命中做更大更不一樣的新事!不是嗎? !
司布真說: 上帝連不會禱告的青草, 都降下甘露滋潤, 更何況仰望祂的兒女,衪更要賜下恩雨, 滿足我們的饑渴. 」
而且申命記33:28更提說到:「祂的天也滴甘露. 」
奇妙的事發生了,七年之後,神又感動公理夫婦放下穩當的生活、工作,將他們帶回來,似乎神想要在我們當中做一些不尋常的工作 .
來到我們當中之後,公理在靈裏又領受了一個當初北美東岸復興之古道路線,想必神正給他一個「如斯復興」的異象和應許.巧合的是古道的圖點正是272伙伴們現今遍布各地的所在地,遂而引發他更進一步的靈感:
假如有更多更多的禱告會,如當初272禱告會一樣的性質,繼續存在、繼續產生, 非細胞的分裂、因分裂製造離別;而是細胞的重整,因重整帶來團圓,仍然在聖靈臨在的掌權中, 仍然在公理歡暢樂意的活潑琴音下….
這有可能嗎?
「開天籟」異象- Catalites
化學作用裏有一種叫接觸作用或叫接觸反應Catalyst,是經由接觸媒Catalast介入,使反應作用成功.
分佈各地272的禱告會可以像神使用的接觸媒,使渴慕的人可在當地(site)經歷神復興的燃燒(light).這就是「開天籟」(Catalites)的異象,引觸神的主火焰,燃燒點觸在每處禱告會(site) , 也燃燒在每位渴慕的靈魂中.
神要介入的復興裏,適切有效的工具是極其必要的,像當初JonathanEdwares藉印刷術的方便,將那氣勢磅礡的講道「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」和其他的講章迅速有效地直搗人心, 使神的話有力地傳遍英格蘭地區,確實助長了復興的火焰.
而這世代這工具非internet莫屬了.
在此瞬息萬變的時代,後現代的人性理念加上全球同步化的科技氛圍,網路雷霆萬鈞地貫穿影響下來.若果拜internet網路運作,是可以以一道無形柵欄將各處小羊迅速網圈在神的羊圈裏,讓弟兄姐妹靈裏可以相通連結,繼續一起結伴成長,並將福音廣傳.
相信神允許我們藉用網路的方便,抽離掉彼此距離的障礙,把我們對神的熱切成為觸媒去感染遠方或近方的人.或者我們本身自在的小團體就是一個觸媒發光體, 那是主耶穌羊群的聚集,可能是一群無牧人之羊群、或失落的羊群、或渴慕神的羊群.當神碰觸了我們為衪發光的同時,又可以去「觸光」別人,觸動別人內在屬神的生命,一起愛神愛人,如此彼此影響,同屬於一個新式的肢體.
如果說,普林斯頓這小鎮像使徒時代的耶路撒泠,也不為過,如今大夥像當初彼得、保羅也必須分散各地,成為基督的使者,雖然所附屬的派別教會不同,也不影響我們在聖靈膏抹下的連結.
在各大復興裏,基督的國度要比宗派更為重要, 它超越了宗派和種族的界線。
有這麼一則看來的故事:
“有位美國人坐飛機到英國,當飛機準備著陸時,他往外看,見到英格蘭郊區有幾何圖案的石造圍牆。幾個月後,他在同一地方的上空飛過,卻看不見牆。他感到奇怪,於是問空中侍應到底那些牆去了哪裏。「噢,先生,你不知道嗎?現在正是收割時節,那些圍牆還在那裏,只是被茂盛的農作物遮蓋著罷了。」
這就是復興中所發生的。那些隔閡的圍牆仍在那裏,但當目光專注在那些待收割的農作物上,圍牆就不見了。
期待神的復興吧,不妨讓這「開天籟」(Catalite)的異象成為大夥的異象,為神發光去點觸別人,一起經歷神嶄新的大能!
懇請您們為這有意思的異象常常代禱,並且誠摯邀請你一同參與、共走天路!
/Kung-Li's note/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knowing more on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is vision, you can always start with prayers. And you are welceom to send me email at info@agapehousenet.org for more informaiton.)
No Response to "古道新行的「開天籟」異象- Catalites Vision by Sue Han"
Leave A Reply